德国职业教育系列之二
德国一所职业公司的基本情况
唐林伟
当地时间2019年9月10日下午1点,我们到德累斯顿技术类职业公司中心参观。Herr Clemens董事长接待了我们一行18人,Clemens本人已担任董事长30余年,将于本月退休。

Clemens董事长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办学情况,然后带我们在公司进行了参观。走廊展示的图片显示,公司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,成立于1934年。这有点不可思议,按照我们的逻辑,这样的公司可能早升格了。据Clemens董事长介绍,公司目前有在校生1900多人,教师70多人。他及时提醒我们不要拿中国的公司规模去衡量他们公司的大小。

引起大家讨论兴趣的是,公司管理机构极其精炼(精益管理),只有董事长、副董事长和一个3人组成的秘书处,下面就是三个专业:汽车技术、卫浴及供暖、加工技术。董事长主要负责对外事务,不是公司法人,没有权力解雇或聘任教师(这事归州政府管理);副董事长主要负责内部管理。我们参观的全程,虽然已经开学了,但只有董事长一人在场:介绍公司、复印材料、为我们开门和关门、擦黑板等,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做,看不到任何的所谓“中层”或其他管理人员出现。唯一象征权力的是他有一把可以打开公司几乎所有门的“万能钥匙”,据说只有他一个人有。

集团1900多名员工中,有1750名员工是“双元制”班的员工,“双元制”班的员工按照“2周在公司-4周在企业-2周在公司”的安排进行循环(每个公司循环周期不同),所以只有1/3员工同时在校(“双元制”并不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全部,有部分员工的培养跟我们一样是在公司的)。公司有90个班级,每班人数严格控制在28人以内。公司合作企业有800多家,这些企业集中在公司所在的萨克森州,因为主要是中小企业,所以一般一个企业每年也就只有2、3名在公司培养的“双元制”员工,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:有的企业技术非常先进,有的相对落后,现在还有一些移民、难民背景的员工,他们德语都很差。所以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,有的还要提供课后帮助。

员工在校每周有37个课时,“双元制”的员工在教学车间的时间只有6小时,主要是教师把相关技能展示给员工,员工技能学习主要在企业。其他还有3小时的德语、3小时的社会、3小时的经济以及3小时的思想政治课等,此外,第一学年还要学习一些英语。

集团的教室都是所谓的“理实一体”教室,但设备开起来并不先进。他们没有企业捐赠,都是州政府购买的,一般是老到不能用了再换新的,并不追求与行业发展同步,有基本功能即可。这与他们公司实训的定位密切相关(虽然企业和公司都是“理实一体”课程,但公司是理论为出发点,实践为理论服务;企业则以实践为出发点,理论为实践服务)。
相关规定要求,教师一周26个课时,一周工作40个小时,除了上课,其他时间主要用来备课、辅导员工等,可以不在公司。教师每年的年假为30天,事实上寒暑假(员工不在公司)一共有75天,多出来的45天主要用来更新知识、接受培训、准备新课等。有一点比较重要,他们的教师是不评职称的,所以也就没有写论文、做课题的要求。